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易县农业资源与区划(附正文一)

    信息发布者:zbg999
    2017-09-20 15:31:12   转载

    易县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11-23 11:26:00)

    转载

    标签: 

    杂谈



    易县农业资源与区划(附正文一)

    《易县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年荣获河北省农业区划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李志强。

    易县农业资源与区划(正文一)

      

    第一篇   

    第一章 易县概述

     易县因易水而得名。易县历史发展悠久,商代时就有易氏部落,春秋战国时建都于中易水北岸,即现今的燕下都遗址。秦代公元222年即秦始皇25年建易州。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置易县。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改为易州。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易州为易县。迄今易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易县的农业也伴随我县的历史发展而流长。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易县处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上游,太行山北端东麓,河北省中西部,保定西北部。位于北纬39°2′42″~39°35′49″,东经114°50′42″~115°37′40″之间。距北京120km,天津190km,保定70km,处于京、津、保三角中心。北与涞水县接壤,西与涞源县相连,东与定兴县交界,南与徐水、满城、顺平县毗邻。

    全县东西最长66km,南北最宽58km,国土总面积2533.3km2(380万亩)。共辖28个乡、镇、处(18乡、9镇、1处),469个行政村,1857个自然庄。

     第二节  地貌、地质

     全县地形呈西高东低走势,自西向东坡梯状延降。西部群山起伏,山峰叠嶂,海拔300m~1813m;中部丘陵坡降延缓,彼起此伏,海拔100m~300m;东部地势平坦,沃土平川,海拔32m~100m。全县境内具有海拔高差大、地貌类型全的地势特点,排列整齐有序,地貌界限清晰。海拔高差达1781m。山系呈西南至东北方向排列,有摩天岭、别湖岭、云蒙山、五回岭、五峰寨、狼牙山六大山脉。

    西部山区地质年代属前震旦纪古老片麻岩及震旦纪白云岩、片麻岩,以角闪斜长及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为主,并有火成岩侵入岩脉、岩层,剥蚀严重,呈风化裂隙发育。矿藏种类较多,花岗岩、大理石、金、铁、玄武岩等蕴藏丰富。丘陵区域属震旦纪和寒武纪,基岩主要为白云岩和页岩,石灰岩、金、天然板岩、玄武岩等矿藏储量可观。东部平原属第四纪,覆盖层以黄土、中粗砂为主。基岩为奥陶纪灰岩、寒武纪页岩,局部为火成岩体。石灰、砂子、石子等三类建材储量较大。

     第三节  水文、气象

     全县境内有拒马河、北易水、中易水、南易水和漕河五大河流,自西向东横穿全境。由于多年干旱少雨,除拒马河、中易水常年流水外,其它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中易水也因近几年干旱严重时而断流。境内有大、中、小型水库16座,塘坝59座,总库容34153.86万m3,大多分布在中部的丘陵区域,是中东部区域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

    我县处于大陆的暖温带,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县平均降雨量596.1mm,无霜期173天。由于海拔高差悬殊,区域气候明显,形成了山区、平原两大气候区,即平原半干旱区和山区半湿润区。

     第四节  社会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易县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达到259923万元,是改革开放初期1985年的11.5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720元。其中第一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值达到75831万元,是1985年的6.46倍。经济结构已由1985年的1:0.45:0.4调整为现在的1:1.26:1.16,结构趋于合理。初步培育形成了林果、畜牧、矿产建材、旅游四大主导产业,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79832万元,比1985年增长了4.75倍;非农总产值425996万元,增加了41倍,是农业总产值(现价)的近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234元,比1985年增加了4.9倍。农业内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农、林、牧、渔结构由1985年的60.8:12.5:26.2:0.5调整为2003年的45.6:5.0:46.8:0.6。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抑制,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8‰以内,为延缓因人口增长导致资源相对占有量的降低奠定了基础。农业科技发展形势乐观,新成果、新技术应用率为60%,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49%。生态建设有了明显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8.2%。

     第二章  农业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及评价

      土地资源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

    全县总面积25.33万公顷(380万亩),其中耕地3.72万公顷(55.83万亩),占14.69%;园地0.7万公顷,占2.74%;林地9.69万公顷(145.3万亩),占38.24%;荒山荒滩3.64万公顷,占14.39%;草场4万公顷,占15.79%;城乡居民工矿0.95万公顷,占3.77%;交通0.06万公顷,占0.22%;水域1.94万公顷,占7.68%;特殊用地0.11万公顷,占0.44%;难利用土地0.52万公顷,占2.04%。

    在国土总面积中,山地面积15.26万公顷,占60.2%;丘陵6.3万公顷,占24.9%;平原3.77万公顷,占14.9%。

    在耕地面积中,水浇地1.97万公顷,占53%;旱地1.74万公顷,占46.8%;水田73公顷,占0.2%。水浇地多分布在东部平原区域,约占水浇地总面积的75%。水田集中分布在中易水河两岸的高村、裴山和上陈驿坡下的一些地段。旱地则广泛分布于地域广阔的山区和丘陵区域。

    在园地中,果园6900公顷,桑园53公顷。

    在城乡居民工矿用地中,建制镇占地553公顷,占5.80%;农村居民占地7840公顷,占82.12%;工矿占地1153公顷,占12.08%。

    在交通占地中,铁路120公顷,占21.69%;公路433.3公顷,占78.31%。

    在水域占地中,水库1453.33公顷(2.18万亩),占7.30%;水工建筑80公顷,占0.40%;河流17920公顷,占92.3%。

    2.土壤资源

    全县土壤共分6个土类、13个亚类、41个土属、114个土种。

    棕壤土:是西部山区的主要土壤,包括棕壤、生草棕壤、棕壤性土3个亚类。总面积34787公顷,约占总面积的13.7%。主要分布在海拔700m以上的山地,阳坡多为生草棕壤,阴坡为棕壤,在石多土薄植被稀少的陡坡地带多为棕壤性土。

    褐土:褐土是我县的主要土壤,包括淋溶褐土、褐土、碳酸盐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5个亚类。总面积32425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85.3%。海拔700m以下多为此类土壤。低山丘陵以砾石含量不等、土层厚薄不均的山地土褐土为主。平原地带则以壤质土褐土、碳酸盐褐土和潮褐土为多。

    潮土:包括典型潮土、盐化潮土两个亚类。总面积1400公顷,占0.55%。主要分布在中易水河两岸凌云册、裴山镇地段的低洼处。

    草甸土:一个亚类。面积200公顷,占0.08%。主要分布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河谷地带的山口处。

    水稻土:一个亚类。面积440公顷,占0.7%。分布在中、北易水河两岸,且连续种水稻15年以上的地方。

    风沙土:一个亚类。面积133.3公顷,占0.05%。主要分布在中、北易水河沿岸,母质为半固定沙地,风蚀较严重,生有稀少的沙生植被。

    3.土壤肥力

    据对平原区域耕地肥力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1.1424%,全氮0.1017%,矸鲜氮56ppm,速效磷12ppm,速效钾129ppm。

      土地资源评价

    1.有利因素

    (1)土壤种类多,垂直分布明显,适于多种植物生长,有益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由于土壤类型的垂直布局,导致了植物种群的立体分布,可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

    (2)耕层质地适中,土体构造良好,适于各种农作物生长。全县耕地约80%为轻壤质和轻壤质底粘、体粘性土壤。

    (3)宜林宜牧山地资源丰富,为发展林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76467公顷宜林宜牧荒山开发潜力巨大。

    (4)由于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地貌,形成了许多修建蓄水工程的有利地势条件,进而造就了目前较大的水域资源,为发展水产养殖奠定了良好基础。

    2.障碍因子

    (1)旱地面积大。中西部丘陵山区旱地居多,土层薄厚不均,凸凹不平,保水、保肥能力差。尤其西部山区,耕地坡度大极易侵蚀,水土流失严重,多为望天田,农作物生长无保障。缺水与土壤瘠薄是制约其生产力的双重障碍因子。开发旱地资源是挖潜农业生产力的重点目标。

    (2)山地沙化严重。由于受多年乱砍滥伐的影响,对山地生态系统产生了较长久的负面作用,致使地表土壤植被难以抵御洪水冲刷,使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难以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水土流失现象仍很严重,草场退化,植被稀疏,有些地方只见沙砾无土壤覆盖,给治理带来很大难度。采取禁牧、加强林木管护、植树造林、改良草场恢复植被等措施,抑制沙化、退化速度,是改善生态的治本之策。

    (3)不利的土体结构。沿中、北易水河两岸,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漏沙”(漏水、漏肥)田,肥、水渗漏损失严重。土体构型属沙土型、体沙型、底沙型,面积3143公顷,约占现有耕地的7%。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措施对其进行改良,是提高其生产力的必要手段。

    (4)土壤盐化。在龙湾头等地带的局部洼地处,分布有少量的轻度盐化土壤,约87公顷,占耕地面积的0.2%。这些耕地将会给农作物种植增加一定成本。

     第二节  水资源及评价

       水资源总量及时空分布

    1.地表水量及时空分布

    (1)河系:全县境内有拒马河、中易水、北易水、南易水、漕河五大河流。除拒马河中转向北奔流外,其余四条河均自西向东蜿蜒流伸。

    拒马河:发源于涞源县境内,由玉山铺入境,自西向东流至高庄突转90度转为由南向北流向,至曹各庄出境。境内河长32.5km,流域面积438km2

    北易水:发源于云蒙山南麓,自西向东流至北河店汇入南拒马河。境内河长39km,5km以上的支流20条。梁格庄以上河床质为卵石组成,以下为砂夹卵石。流域面积510km2。平水年4~5月份没有基流,枯水年11~6月没有基流。县城西关处百年一遇洪峰可达3090m3/秒。

    中易水:发源于五峰寨南麓,自西向东流入周任入定兴县,到北河店汇入南拒马河。境内河长61.5km,由22条支流汇集,横贯全县中部,流域面积829km2。百年一遇洪峰流量可达5600m3/秒。

    南易水(瀑河):发源于狼牙山东麓。因其河床纵坡大,流速急,故称瀑河。自西向东流经塘湖至曲城折转向东南入徐水县境内。境内河长33km,流域面积213km2,成扇形。

    漕河:分南、北两支,分别发源于我县与涞源县交界处的黄土岭和红牛石岭,于管头汇合,自西向东流至龙门水库。境内河长50km,流域面积420km2

    全县入境水量(客水量)均由拒马河引入。据1988~2003年15的统计数计算,拒马河年均入境水量为16933.8万m3

    (2)降水:年降水量为553.8~638.4mm,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内,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7.6~87.2%。年降水总量157614.8 万m3,其中平原区域22259.5万m3,占14.1%;山区南部区域40400.7万m3,占25.6%;北部区域94954.6万m3,占60.3%。

    (3)工程蓄水:全县大中小型水库16座(大型1座、中型2座、小一型4座、小二型9座)、塘坝59座,总库容34153.86万m3,兴利库容19038.56万m3。入库水量(拦蓄水量)在平水年份为19228万m3,可供水量7433.7万m3

    全县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地表水总量)为34609.5万m3,其中丰水年可达54358.9万 m3,平水年为26234.7万m3,枯水年仅为12643.3万m3。可供水量平水年份为8911.1万m3,占平水年资源总量的34%,蒸发渗漏量占66%。全县地表水总面积1907公顷。

    2.地下水资源及分布

    (1)平原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总补给量由降雨入渗、井灌回归、渠系渗漏补给、田间灌溉回归和山前侧向补给组成。总补给量为6956.2万m3,其中降水补给4121万m3,占59.2%;其次为渠系渗漏补给895.1万m3,占12.9%。除去重复量则为地下水资源总量,6175.5万m3,开采系数按95%计,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866.7万m3

    (2)山地丘陵区地下水资源:山丘区域地下水资源量以排泄量代替,包括河川基流量、测向流出量、河床潜流量、未计入河川基流的泉水出露量、人工开采净消耗量和潜水蒸发量。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7299.9万m3,其中河川基流量14042.2万m3,占81.2%。可开采量2703.5万m3,占15.6%。

    全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平原与山区丘陵地下水资源量之和减去重复量(895.1万m3),为22580.3万m3。可开采量为9311.9万m3,占资源总量的41.2%。

    3.水资源总量

    全县水资源总量等于地上水资源量加地下水资源量减重复量(15201.6万m3),为41988.2万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772m3。在常水年份为33613.4万m3,枯水年为20022.0万m3,丰水年为61737.6万m3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常水年份为18223.0万m3,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335.04m3。在可利用总量中,地表水(8911.1万m3)占48.9%,地下水(9311.9万m3)占51.1%;枯水年为13381.6万m3,分别占相应年份水资源量的54.2%、66.8%。常水年可利用量占资源总量(均值)的43.4%。

    在理论水资源总量57189.8万m3(包括重复量)中,地表水(34609.5万m3)占60.5%,地下水(22580.3万m3)占39.5%。人均占有理论水资源量1051.5m3,人均占有地表水636.3m3,地下水415.2m3

    4.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全县需水总量,常水年为20502.3万m3,其中农业需水量15915.8万m3,占77.6%;工业需水量2565.0万m3,占12.5%;人畜需水量2021.5万m3,占9.9%。平原区域是水资源消耗“大户”,其农业、工业、人畜需水量分别占全县相应水资源消耗项目的52.6%、98.5%、49.7%。平原区域需水总量(11905.1万m3)占全县需水总量的58.1%。

    全县需水总量已超出可供水量2279.3万m3,占可供水量的12.5%,供需比0.89。在常水年平原区域略有余量(926.7万m3)。其原因是平原区域地下水有一定量的井灌回归可供循环利用。除平原区域外,其它区域均呈严重缺水状态,以北部山区最严重,如北一区(紫荆关、南城司、蔡家峪)缺水量高达可供水量的4.3倍,供需比为0.19。在枯水年,全县缺水量达8959.8万m3,超过可供水量的67%,供需比0.60。全县不同区域均呈严重缺水状态,平原区域缺40.0%,南部山区缺84.1%,北一区缺47.4%不等。

    5.水能

    我县山区地形地貌独特,河床纵坡成梯状,水流落差大,流速急,水能生成量大。据勘测,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0.64万kw,可开发量为23.33万kw。目前全县建有小水电7座(含市属安格庄水电站),共装有19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53万kw,占可开发量的10%强。年发电能力9190万kw.h,年均发电量4000万kw.h。可见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水资源评价

    1.水能资源独一无二。我县水能资源蕴藏量大,居华北之首。堪称我县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我县小水电的开发潜力巨大,伴随小水电充分合理地开发,将基本实现我县农业用电自给有余,使电力供需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将对全县农业乃至全县的整体经济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

    2.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伴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不断增加,加之多年连续干旱少雨,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农业是需水大户,从某种意义上讲,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就是农业生产与水资源间的矛盾。显然,这种局面将对农业产生严重制约作用。在水资源量一定的情况下,做好农业节水这篇文章则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

    3.水资源浪费严重。在生活用水方面,由于有相当数量的人群节水意识淡薄,“跑、冒、滴、漏”现象很普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导致大量水源源不断地流失。农业用水灌溉方式落后,大水漫灌,使大量的水因渗漏不能被有效利用;渠道防渗能力差,渗漏严重。致使农业用水的利用系数最大只有0.5。水库、塘坝、截潜流等,其底和坝均存在严重渗漏问题,使其水资源可利用量远低于兴利库容。目前服务业兴起的洗车业也已构成了水资源的一个新的浪费点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用、输水设备的维护,利用好水价这个杠杆,以减少或杜绝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4.水资源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尤其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全县5条河流均受到了不同程度地污染。近年来河流上游铁、金矿开采过热,进一步加重了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水资源污染不是点而是面,是整条河流,甚至渗漏污染地下水。被污染的水人畜不能饮用,农业不能灌溉,使原本短缺的水资源雪上加霜。根治污染源是解决水污染的根本之策。

    5.水资源开采结构不合理。机井布局不合理,冲积扇第四纪地下水层打井过深,水资源开采过量;沟谷第四季底层布井多,除本层直接开采外,还将影响平原地下水的补充,如遇枯水年本层水将有枯竭的危险;震旦基地层在我县分布面积广,是严重缺水的干旱地区,因其地层构造为裂隙发育,地下水资源充足,因受地质条件的影响,打井困难,未能使该层地下水得到有效开采。合理布局机井,科学开采地下水,方可确保水资源利用的平衡性。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评价

      气候资源

    我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因我县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拔高差悬殊,形成了山区、平原两大气候区,即平原半干旱区和山区半湿润区。

    1.热量资源:全县年平均气温  9.4 ~13.5℃,其中平原11.9~13.5℃,山区9.4℃,相差2.5~4.1℃。年极端最高气温 41.6℃,平原41.6℃,山区 38.5℃。年极端最低气温-23.1℃,平原-21.6℃,山区-23.1℃。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5.7℃,平原-4.6℃,山区-6.8℃。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5.4℃,平原26.2℃,山区23.3℃。

    稳定冻结日期,平原12月13日,山区11月28日,相差15天。气温稳定在0℃以上的天数,平原273天,山区257天。稳定在3℃以上的天数,平原252天,山区238天。≥3℃积温,平原4630.6℃,山区3980.6℃。稳定在10℃以上的天数,平原203天,山区186天。初日至终日,平原4月6日至10月24日,山区 4月13日至10月15日。≥10℃积温,平原4265.1℃,山区3580.7℃。

    全县无霜期173天,其中平原186天(初霜10月20日,终霜4月17日),山区 160天(初霜10月6日,终霜4月24日),相差26天。

    2.光能资源:我县位于中纬度地区,晴朗天气多,光照充足,有益于植物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577.3~2630.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59 %,太阳总辐射量129.825千卡/cm2。四季(春、夏、秋、冬)的辐射量分别为 41.351、39.863、27.756、20.856,分别占总辐射量的31.9%、30.7%、21.4%、16%。

    3.降水量:全县历年平均降雨量596.1mm,其中平原553.8mm,山区638.4mm。由于受季风影响,降雨季节分配不均且变率大。各月降水分配:1~12月分别为2.1mm、5.2mm、9.0mm、40.1mm、34.9mm、75.2mm、182.4mm、178.5mm、52.2mm、24.8mm、9.0mm、2.9mm。其中1、2、3、11、12月份降水量最少,2.1~9.0mm;其次4、5、9、10月份,24.8~52.2mm;6、7、8月降水量最多,为全年集中降水季节。春、秋、冬季少雨寡雪,总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2%左右,对春播和越冬作物十分不利,故有“春旱、秋吊”之说。

    多雨年和少雨年的降雨量变差较大。1956年降水量最高,达1463.6mm(山区降水),导致洪水泛滥,冲毁了大量农田;平原1954年降水量最高,为1293.2mm。1965年降水量最低,平原为258.0mm,山区352mm。

    全年蒸发量 1663.6 mm,是常年降水量的2.8倍。其中平原年蒸发量1719.5 mm,山区1608.2mm。年平均湿润度0.56,其中平原湿润度0.49,干燥度大于1,属半干旱区;山区湿润度0.62 ,干燥度0.96,属半湿润区。

    4.气候灾害:涝灾,1988年受灾面积最大,12560公顷,成灾面积9980公顷;其次是1977年,受灾面积3667公顷,成灾2067公顷。旱灾,年均受灾面积8120公顷,成灾4467公顷。1983年旱灾面积最大,为27707公顷,成灾25267公顷;其次1972年,受灾面积25093公顷,成灾16920公顷。连阴雨天7次,年率为28%。低温冻害9次,年率为36%,

    八极以上大风年均发生7.7次,1965年受灾面积最大,16453公顷,发生25次;其次是1982年的12467公顷,成灾面积10067公顷,其中山区年发生23.7次,最多1972年发生60次。雹灾,年平均降雹5.8次,受灾面积15800公顷。降雹最多年份为1957年,受灾面积11180公顷,其次是1962年和1976年,受灾面积分别为3860公顷和3473公顷。干热风,平原、丘陵年均发生7.1次,发生最多年份为 1962年的13次。

      气候资源评价

    1.光热充足。太阳日照射强度大,日照时间长,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太阳辐射总量和日照时数均在全年辐射量和日照时数的80%以上。平原区域热量资源充裕,保证率高,其热量完全可以满足一年两熟的需要。充足的光热能量也蕴藏着太阳能开发的巨大潜力。

    2.水热同季。全县降雨大多集中在6、7、8三个月,此时气温在25.4℃上下。雨热同季很适合大秋作物生长,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必要条件。

    3.水量不均。全年降水分布不均。一是季节性分配不均,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具体到我县常发生春旱秋吊现象,冬、春、秋三季降水量仅在全年降水总量的22%左右。季节性降水不均对冬小麦的越冬和生长有不利影响,是制约小麦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区域性降水不均。西北部山区在降雨季节降水量大,但受其地形的影响常发生洪灾;而在少雨季节降水少的可怜,常致干旱引发成灾。区域性降水不均是导致农业生产区域差异的一个外在条件。

    4.灾害频繁。气候灾害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全县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是导致气候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对农业生产威胁最大的气象灾害当数旱灾、雹灾和风灾,其次洪涝灾害、冻灾和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是决定农业弱质性的主要原因。

    5.小气候明显。我县山区地形复杂,局部小气候明显。山地阳坡气温回升早,温度高,干燥;阴坡气温回升晚,气温低,潮湿;环山之地四周避风,气温宜人;山地巅峰风急气温低。加之不同局部多类型的土壤、植被,就形成了多类型的局部小气候,由此也就造就了在局部小气候下的多类型生物的繁衍,也即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第四节  林业资源及评价

       林业资源现状

    全县宜林宜牧山地面积16万公顷,其中专用牧场4万公顷,宜林山地12万公顷。林业用地总面积13.33万公顷,按土地类型分,宜林山地12万公顷,宜林沙荒地1.33万公顷;按植被覆盖程度分,有林面积9.69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0.6万公顷,宜林荒山3.64万公顷,宜林沙荒66.7公顷。森林覆盖率38.24%(含灌木林和疏林地)。若除去灌木林和疏林地,则森林覆盖率为31.34%。

    在有林面积中,按林种分,防护林4.92万公顷(灌木林1.33万公顷),占56.3%;经济林1.7万公顷,占17.5%;用材林1.59万公顷,薪炭林0.53万公顷,疏林地0.41万公顷,特用林0.53万公顷。按土地类型分,山地林地面积9.15万公顷,平原区域林地面积(四旁树)0.54万公顷。按植被类型分,人工林8.21万公顷,天然林1.47万公顷。按所有性质分,国营林1.61万公顷,其中人工林0.69万公顷,天然林0.93万公顷;集体林8.06万公顷,其中人工林7.52万公顷,天然林0.54万公顷。按林龄分,过熟林0.09万公顷,成熟林0.69万公顷,近熟林0.61万公顷,中龄林2.53万公顷,幼龄林5.77万公顷。

    在经济林中,干果面积2980公顷,其中核桃413.3公顷,板栗566.7公顷,杏扁2000公顷;鲜果面积13940公顷,其中柿树9000公顷,苹果533.3公顷,梨80公顷,桃1620公顷,枣133.3公顷,李子1000公顷,红果67.7公顷,杏1466.7公顷,葡萄40公顷;花椒80公顷。

    经济林中,果园面积13633.3公顷,其中苹果园533.3公顷,梨园53.3公顷,桃园1620公顷,葡萄园40公顷。

    干鲜果品总产量90000吨,其中干果产量1030吨,鲜果88970吨。在干果产量中,核桃320吨,板栗80吨,杏扁600吨。在鲜果产量中,柿子70000吨,苹果3000吨,梨1000吨,桃6500吨,枣200吨,红果600吨,杏1770吨,葡萄120吨,李子5500吨。

    果树栽培以丘陵山区分布较多,在全县果树中以柿子栽培规模最大,面积14万亩,产量占果品总产量的77.8%。易县磨盘柿栽培历史悠久,曾作为皇宫贡品而远近闻名。尤以井尔峪的柿子品质最优,皮薄个大汁多口感好,为柿中之佳品。柿树多呈零散分布,成片的不多,多散栽在山坡地埝、阶地埂沿处。集中分布在管头、梁格庄、西陵、独乐、西山北、高村等丘陵山区乡镇。苹果、桃、杏、梨栽培较多,分布广泛,山区丘陵平原皆有。红果主要分布在蔡家峪、紫荆关一带。其它水果如葡萄等主要分布在丘陵平原地带。干果中的核桃、板栗、杏扁集中分布在紫荆关、南城司一带。

      林业资源评价

    1.有利因素

    (1)林业资源丰富。我县是山区林业大县,占全县国土总面积85.1%的山地丘陵面积为发展林果业提供了客观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山地、丘陵、平原多地形地貌自然环境中既孕育了林业资源类型的多样性,又为实现林业生产的多元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林产品资源种类多,生产规模大。丰富的林业资源既为改善全县生态环境提供了必要条件,也为山区农民致富造就了基础。

    (2)气候条件适宜。处于半干旱、半湿润区,其气候条件能满足多种林木生长。林木可生长季,初日2月16日,终日12月10日,共255~298天,可供利用总热量为9684.4~5079.0千卡,太阳总辐射量129.8千卡/cm2(林木正常需要为97.56~58.0千卡/cm2) 及553.8~638.4mm的常年降水量完全能满足林木生长和果品生产的需要。

    (3)林业产业化初具雏形。几年来先后实施了首都周围绿化、德援项目、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项目,不断调整林业结构,加大林果基地建设,现已基本形成了“三廊(112线、京赞线、易黄线三条绿色长廊)、五区(五个果树精品示范园区)、六大基地(柿树基地、杏树基地、苗木花卉基地、水李基地、小杂果基地、用材林基地)”的产业格局。

    (4)产业有了“龙头”。木材生产组建了亚林板业有限公司,年产中密度纤维板6万m3。果品生产培育了狼牙山果脯厂和南城司功成杏仁加工厂两个果品加工企业,年加工水果近500吨,生产食用杏、酸枣等深加工产品200吨,加工杏核2000吨,生产杏仁800吨。苗木销售培育了狼牙山园林绿化公司和易州园林绿化公司两家有资质的龙头企业,对促进苗木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5)技术依托。我县通过加强与中国农学会、中国农大、河北农大林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建起了独乐、管头、柴厂等“产、学、研”三结合基地,不断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并累计培养农民实用技术科技明白人5000余名。目前正在开始对管头、独乐、西山北、流井和西陵四乡镇的林果产地进行环评,为实施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

    2.障碍因子

    (1)立地条件差。重点是西北部山区,山高坡陡,土层薄,裸岩多,加之过去多年对植被的人为破坏,水土流失仍在继续,山地表层沙化严重,尤其在非雨季节干旱缺水,严重影响着植被的生长与成活。这是导致出现“年年植树不见树”现象的客观因素。采取生物和工程技术措施是改善立地条件的根本途径。

    (2)林业结构亟待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应适应生态建设与经济同步发展的要求。西部山区的生态林建设仍较薄弱,比重低,植被覆盖度低,不能有效阻止水土流失的势头。伴随木材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工能力的不断提高,目前用材林的比例就显得与之不相适应。加快用材林生产基地建设是确保林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果品品种结构单一,大陆普通品种多,名特优品种少,市场竞争力差,难以形成市场优势。

    (3)柿果缺乏龙头企业。柿果是全县果品生产的大头,占全县果品总量的78%,却没有深加工企业,可以说这是全县林果产业的一大弱点。规模之大,产量之众,单靠市场销售原产品,一旦市场有风吹草动就有惨遭厄运的可能。无深加工的产业是弱质产业或脆弱的产业,经不住市场考验,应给予重点关注。

    (4)市场建设滞后。虽然全县果品交易市场为数不少,但尚未形成一个具有龙头性质的大市场。多为村头市场、路边市场等临时性市场,规模小,功能差,交易能力低,缺乏科学管理。狼牙山、岭东和石家统三个专业果品市场,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不能为客户提供餐饮、住宿、货物存储、对外联络、安全保卫等全方位服务,对客户吸引力低。

    (5)品牌效应低。品牌是决定一个产业能否做大做强的重要载体。品牌效应高则产业兴;反之,品牌效应低或无效应则产业衰。我县的果品品牌尚未在市场上得到很好的树立,虽然注册了几个品牌商标,但由于综合打造品牌的力度不够,如产品质量、产品包装、市场营销、品牌宣传等均未到位,结果是有牌无名,未能产生品牌效应,这就难以实现生产和销售上的较大突破。不应追求品牌数量,应在提升品牌质量上大作文章,以求精强质提高品牌效应。

    (6)标准化生产程度地。标准化生产是确保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县果品标准化生产只在少数地方刚处于起步阶段,绝大部分仍处在自然生产之中。盲目施肥,滥施农药的现象甚为普遍。既有产品药物残留之嫌,又有污染环境之害,是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之大敌。不能通过无公害产品质量认证,也就难以获得北京等大中城市市场准入资格。严格实行林果标准化生产是实现我县林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性的技术措施。

     第五节  畜牧水产资源及评价

      一  畜牧水产资源现状

    1.畜禽资源:全县饲养的畜禽种类有马、骡、驴、牛、猪、羊、鸡、鸭、鹅、兔等,特种养殖有狗、猫、水貂、狐、香猪、火鸡、獭兔、蛇、肉鸽、鹌鹑、鹧鸪、蚂蚁及观赏鸟类等,种类颇多。2003年大牲畜存栏103300头,其中牛90700头,马300匹,骡500头,驴11800头,出栏分别为牛62900头、马200头、驴5400头。生猪存栏371200头,出栏497800头;羊存栏285500只,其中山羊179800只,绵羊105700只,羊出栏311200只。家禽存栏277万只,其中鸡243.76万只、鸭24.93万只、鹅8.31万只,家禽出栏152.95万只。家兔5.5万只,出栏6.06万只。全县肉类总产量54944吨,其中牛肉10064吨,占18.32%;驴肉486吨,占0.88%;猪肉38071吨,占69.29%;羊肉3923吨,占7.15%;鸡肉2079吨,占3.82%。禽蛋总产量24971吨,其中鸡蛋22600吨。蜂蜜产量42吨。

    2.饲料饲草资源:牧草资源,全县留有4万公顷山地草场,用草场垂直面积与其表面积的修正系数(1.3935)对现有草场的垂直面积进行修正,其表面积应为5.57万公顷。以此计算,全年可产干草438952.5吨;全县农作物秸秆总产量237487吨;可食树叶产量47222.5吨;四边草场产草2749吨;田间杂草8374.5吨;宜林荒山3.64万公顷,可产干草183750吨;林间草地9.69万公顷,可产干草30870吨;人工种草533.3公顷,干草产量8400吨。饲草总量为957805.5吨,理论载牧量148.7万羊单位。

    3.精饲料资源:全县粮食总产量158325吨,除去口粮、种子、工业用粮及损耗共计138125吨,所剩20200吨可供畜禽饲用。

    4.水产资源:可养水面1400公顷,占水域总面积的73.4%。其中水库1200公顷,坑塘200公顷。养殖有鱼类如曹鱼、鲢鱼、鳙鱼、池沼公民、虹鳟鱼、鲞鱼、鲟鱼、罗非鱼、大银鱼、鳜鱼等;虾蟹类如青虾、白虾等;鳖类如中华鳖、河蟹等数十个品种。2003年水产品总产量4500吨,其中鱼类3992吨,虾蟹类250吨。

    养殖水面水质基本合格。据测定,水中大肠菌数130个/L(≤5000个/L),汞0.0003mg/L(≤0.0005mg/L),镉0.0017mg/L(≤0.005mg/L),铅0.016mg/L(≤0.1mg/L),铜0.005mg/L(≤0.01mg/L),锌0.015mg/L(≤0.1mg/L),砷氟化物0.4mg/L(≤1.0mgL),六六六0.0004mg/L(≤0.002mg/L),DDT0.00056mg/L(≤0.001mgL),PH值8.3(6.5~8.5),总硬度209。

    二  畜牧水产资源评价

    1.有利因素

    (1)资源总量可观,发展潜力大。16万公顷宜林宜牧山场和产量可观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为发展畜禽养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畜禽养殖实际载牧量为84.1万羊单位,理论载牧潜力达64.6万个羊单位,尚有实际载牧量76.8%的发展空间。水产可养水面面积居保定市第四位,具有明显的水产养殖资源优势。

    (2)畜禽水产饲养的种类多而全,适应生物种类多样性的要求,有益于改善生态平衡。

    (3)山区具有自然屏障作用,可有效阻止畜禽疫病传播,且山区植被多污染少,对发展无公害绿色畜牧业具有良好的环境保障。

    (4)畜牧产业已形成规模化。畜牧业作为我县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作用显现的越来越明显。2003年畜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已达到46.5%,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全县畜牧水产养殖已建成了五大牧渔养殖基地,即肉牛养殖基地、瘦肉型猪基地、肉羊生产基地、生态鸡养殖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建立了大巨、塘湖、百泉三个肉牛养殖育肥精品示范园、三个屠宰小区和中罗村良种仔牛繁育示范园;大巨的北方牛市和塘湖的肉牛交易市场也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肉牛产业和瘦肉型猪产业两大龙型经济。

    2.障碍因子

    (1)资源量大但质量低。全县牛、羊、猪、家禽的饲养量均已达到了一定规模,但具有本地特色、叫地响的产品品牌很少。生产无标准,质量没保证,加工程序简单,产品包装粗糙,市场竞争力差,这对提高畜禽养殖产出效益和加工增值大打了折扣。

    (2)“龙头”的带动作用弱。现有的加工企业即屠宰加工小区加工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加工数量规模小,难以适应现代消费市场的需要。对整个产业的拉动作用就不会产生质的飞跃。谋划科技含量高的大中型畜产品加工企业是实现畜牧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

    (3)山地草场退化严重。草场建设无规划,利用无计划,放牧无序,超载过牧,水土流失严重,牧草消长失衡,致使草场退化,尤以近山草场更为严重。据调查,每年有450公顷的草场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严重的地方亩产鲜草不足100公斤。退化草场不仅产量低,植被种群结构明显退化,豆科等优质牧草比例很低,甚至找不到。抑制草场退化,提高草场载牧量,是确保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农作物秸秆有效利用率低。目前农作物秸秆尚未纳入被正常利用的轨道,焚烧秸秆现象仍很普遍,浪费严重。烧掉部分不低于30%。被利用的70%多半作为燃料,用于沼气生产的量很少,用于过腹还田的不足30%。有效提高秸秆利用率是畜禽养殖的一个亮点。

    (5)饲料作物种植比例低。全县畜牧业饲料用粮每年约需1.4亿公斤,生产饲料粮占地最低不少于2万公顷。用于种植专用饲料作物的比例不足5%。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粮食产量提高缓慢,进一步加重了粮畜矛盾。

    (6)林牧矛盾尚未从根本上解除。山区牧业由放牧改舍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山区现实情况下要全部禁牧实行舍饲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牧场建设无规划,利用无计划,草场退化得不到抑制,牧草生产无增量,就无法满足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人工割草来满足山区农户适度规模养殖,全部舍饲则难以实现。既然完全舍饲不可能,就势必要与林业产生磨擦,出现林木矛盾就不足为怪了。严格管护林地,科学管理利用草场,改良草场提高载牧能力,放牧舍饲兼顾,是综合解决林牧矛盾之策。

    (7)水产养殖品种结构不合理。鱼种结构单一,大多为鲤鱼和鲢鱼,普通品种占主导地位,中高档水产品严重断档。大陆品种价低利薄,受外来品种冲击很大。尤其鲤鱼饲养规模大,投饲量大,每生产1公斤鲤鱼大约产生2公斤粪便,对水质污染较严重。引入中高档鱼种,优化鱼种结构,是提高水产养殖效益的根本途径。由于多年干旱少雨,农村普通坑塘干枯,对坑塘养殖产生了消极影响,坑塘养殖水面减少,产量下降。气候因素是制约农村坑塘养殖的主要因子。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