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易县塘湖镇东柳泉村人讲述耍钢钗的故事

    信息发布者:zbg999
    2017-09-20 09:14:58   转载

    易县塘湖镇东柳泉村人讲述耍钢钗的故事

    2016-07-17 南易水

    2009年1月7日央视彩排

       “钢叉是一项古老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 据传,临清是钢叉的发源地,明清时期盛行舞钢叉,有钢叉之乡的美誉。有一句话叫一口一个月牙,两口一个钢叉,就是生活中对钢叉的一个真实写照和在民间的盛行。据临清的老师傅们说:现在钢叉面临断层和失传的危险。确实很多地方都流行过钢叉武术,但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没有人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上面(原因一是它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这是当前钢叉爱好者急需克服的问题,原因二是它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力),所以现在人们需要更了解钢叉武术这门技艺,使它能更快的被人掌握。
        钢叉起源:
    一种说法是用它来祭神,驱鬼。
    还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古代战前练武。
    第三种说法更合理一些:最初人们是用它来驱赶糟蹋庄稼的野兽,再后来就在节日,庙会,红白喜事中流行开了。
    不管怎么说都表明:艺术来源于生活,
         我学习钢叉武术的目的:

        小时候,单纯就是爱好,喜欢它给节日里增添的气氛。
    长大了就觉得它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现在除了近视眼以外,身体各部分都是非常健康,真是一技之长,终身受益。
    现在我练钢叉的目的除了上面的两点外,还想让大家更了解钢叉武术,让人们知道这门古老的技艺,它应该属于中华民族的瑰宝。希望大家更多的去了解它,去学习它。
        怎么练的:
    钢叉有一个重心,在重心上你给它一个适当的力,让它像地球绕太阳旋转一样,在自身旋转的同时还会围绕你的身体各个部位旋转,例如钓鱼,串腕,立背,怀中包月,迈门踢叉,腰串:
    各个招式都是美和健身的统一:腿,腰,肘,脖子,脚,眼,背部都能得到充分运动,大脑需要集中精力,促进血液循环,微血液循环。估计等我老了更需要练这个了。
    太极和一些其他的武术表演都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具有欣赏性。但是舞钢叉更能体现出力学和美 学的一种完美结合。如果说打太极是老年人的健身法宝的话,那么舞钢叉就应该属于青少年和中年人,尤其是学生和白领的一个健身潮流。因为它是健身方式,是娱乐,是艺术,是技艺,是武术表演,是民族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太多了。 
    希望大家对钢叉有个初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在工作和学习之余重视体育锻炼,身体健康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去。 
    下面就带大家走进我的童年时代,把一种曾经盛行的钢叉文化呈现给大家:
     钢叉武术表演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社火表演,流行于农村春节及庙会期间,在我的老家-易县东柳泉村,上世纪90年代尤其盛行,而且村里还成立了钢叉武会,钢叉武会类似于大家熟知的高跷会,狮子会,小驴会,以及秧歌会等民俗表演。 
         在我看来,如果招式能达到十招以上,钢叉武术表演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表演,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方式,正因为它能强身健体,欣赏性极强,所以现在仍有部分地区流行并传授此技艺,下面我就讲一下我从小了解到的钢叉武会的事情。 
    (1)元宵节耍火叉     在7、8随的时候,就听父母经常说起我们村的钢叉武会的事情。每年的春节,爱好这项运动的人就开始忙活着从各家各户收集粮食,然后把粮食换成钱去定做钢叉头和钢叉杆。当时我记得人们特别支持,因为钢叉武会不仅在大年初一人们拜过年后在本村耍上一阵,而且到了正月十五晚上还会耍火叉,那惊险刺激劲儿,还有热闹劲就别提了。所谓的火叉,就是把麻袋片裹在叉头中间的那个齿上,用铁丝绑紧,然后在柴油(柴油也是钢叉爱好者免费提供或者从各家各户筹资买的)中泡上一半天。到了晚上,全村人都集中在村委会门前了,门前很宽敞,紧接着就是一阵很热闹,很有节奏,很动听的锣鼓声,我觉得再也没有听见过比这更动听的锣鼓敲打声了,然后每个钢叉会员都会在锣鼓声中入场表演,最后有时会来个集体表演,表演的途中会有很多村民给武会买烟买糖买瓜子等作为奖励(奖赏后还会在人群中通知是谁奖励的),叫好声也不断,全村人都爱看耍叉,我觉得当时非常热闹,那才是过年呢,那才又春节的气氛呢。 
    (2)耍叉趣事
    说个有趣的事情,有一次在表演火叉的时候,有一个星火焰掉在了耍叉的人头上,当时场面太热闹,人太多,而且锣鼓声也不断,所以他没有听到有人喊“着火了,”还是一个劲的在场子里表演,最后火势越来越大,他终于感觉到热乎了,突然停下来去拍头上的火,众人也来帮忙,最后惹来一片笑声,真佩服他的执着和全新投入啊。 
    还有一次,我的一个老师傅,是爸爸的姑父,他年纪大了,去表演了一阵后,下场后找不到方向了,竟然冲着锣鼓声相对的方向去了,只听到周围的人们都说:这么大年纪了还上场,还这么不服老啊。
     我有一次冒险表演了一招,这招只有老师傅表演过(就是我爸爸的姑父表演过,因为年纪大了,总是失手表演不好)。当时是因为一个爱好钢叉的叔叔怂恿我说,来个跟头叉,来一个,来一个,我上去就壮着胆把叉从后脚踢到空中,然后在地上打了个滚儿,叉就找不到了,哈哈。不知道踢哪儿去了啊。那次以后,爸爸说以后不要表演那种高难度的了,万一踢远了伤着观众怎么办。

    这是在本村的表演,想起来就觉得当时年纪那么小就去场子里表演,也真够出息的,哈!还有我哥哥,招式不多,但场场都到,还又一个堂弟叫崔晓旺,姿势非常好,就是招式太少。还有王二春,姿势也不错。王大瑞的踢叉窝蜂,王小利的后踢和迈门叉,都是我最崇拜的招术了,现在也一一都学会了;还有王文平(一个很面善的老师傅,也不知道论辈分该叫人家什么),他的三个圈的大窝蜂背剪,那真是又惊险又漂亮,也不知道这位偶像现在怎么样了,下此回老家一定打听一下。 

    听爸爸说村里招术最多的就是我的另外一个老师傅,我管他叫大伯,名字叫王海亮,只是受到过他的指点,很少看到他表演,听说当时他有高血压,只能扑棱两下给我们做个示范,多表演一会儿就气喘的不行。听爸爸说,在爸爸小的时候看到大伯和姑爷在庙会上跟师兄们比赛,那是在冬天,而且是站在桌子上表演,场面惊心动魄,有一次海亮大伯在桌子上拿着叉翻起了跟斗,这样庙会上的观众自然就都喊东柳泉的叉耍的好。听说还有一次我姑爷也不知道是在本村还是在庙会上,冬天表演时扎腰的红绳开了,老棉裤都掉了都没停下表演。哈哈,也没感觉到冷?还有一个大伯是在外村表演钢叉时被大娘看上了,两个人就结了婚,就是崔晓旺的爸爸妈妈。 
    (3)出会
    对了,该说说从大年初三或初四一直到大年十四,我和哥哥每天都会跟着武会去各个村表演,武会会员加上锣鼓队再加上一些管理人员和村干部有时能达到60-70人呢。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开始准备了,小孩子们都在我家聚齐后就去村委会门前集合。当时记得都是有人开三轮车,很早一次是一个大伯开他家的拖拉机去串村表演。一天下来得转6-8个村。 程序是这样的,由那个怂恿我表演跟头叉的叔叔骑车去给村里报信,送帖子,就说“东柳泉村的钢叉武会到贵村来表演,请提早准备好接待,”这个收到帖子的人肯定是村委会干部,他就开始张罗着搬桌子椅子,准备茶水、瓜子、糖、烟,一会儿我们表演人员排队就进村了,前面是敲锣打鼓的还有打大旗的,打大旗的是一个大伯和村里各自特别高的一个人,他们俩一个低一个高,真是绝配啊,当时人们都觉得他俩是最幽默的组合。我们会绕着村子转一圈,好像是在告诉全村人我们的到来,小孩子们,大人们就都出来看了。到学校操场或者宽敞的地方我们就休息一会儿,喝点水,吃点瓜子,然后表演就开始了,也是一个一个来,最后可能的话一起再表演一下,有一点我记得非常清楚,就是在每个人表演过程当中,打鼓的人非常熟悉耍叉的招式,他知道你什么时候变招术,只要你一变,他就会打出一个鼓点来:吥楞嘣呛,那个“呛”一声是有大锸来完成的。看的村民都很激动,投入,我们的钢叉武会可受欢迎啦,可惜由于条件有限,没有留下那种场面的照片。表演完了人们都不让走,都说要再表演一场,这时候有可能就一起上去表演,或者老师傅们把绝招拿出来一两个表演,或者有时我会把双手纺线表演一下(算是我的一个绝活)。
     一天下来,各个村都会给好多烟和瓜子还有糖,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等回到自己村中,几十个人就围在一起大家平分了,当然我们拿到的烟就给了爸爸,爸爸也因此觉得很很高兴,因为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可以给他挣烟了(其实和挣钱差不多,毕竟烟也是钱买的啊,不过现在想想吸烟对身体很不好啊,买什么也不能给爸爸买烟了)。每当发放烟和瓜子糖的时候我和哥哥还有所有的孩子都非常高兴啊。童年的那份美好的记忆让我时常讲给别人听,就像是刚刚发生的一样新奇。虽然当时是冬天正冷的时候,春节的气氛已经让我们忘记了寒冷,只有期待明天的到来和收获了。
    有时候一些钢叉爱好者会把我们请到自己家里表演,增加红白喜事的热闹气氛,这种情况我也只参加过两三次。有一张老照片保留了下来给大家看一下啊。
     钢叉的介绍-童年的回忆 14岁时的表演 
    (4)渊源
    没事的时候我愿意和钢叉武会的前辈们一起聊天,聊聊钢叉的事情,好像是一个叫南兴的地方过来了一个师傅,把钢叉武术传给我我们村和孔山村,我们是师弟,孔山是师兄,师弟比师兄学的精,也就是说我们村耍的好。村里还有个比我姑爷和大伯都学的早的一个人,叫什么山,他表演的特别好,听说立背立的特别直(立背是一个招术,就是让钢叉从背上旋转着过去,然后用手一摔继续表演)。还有就是一位老哥的小撇叉(因为论辈分就叫他哥,但是他当时已经有60多岁了吧),真是出了名的好。 还有更神奇的就是大伯的滚叉,就只是听闻而没有眼见过了,听说是脸面向上,双手拄地,只是用脚表演,太神奇了,不知道有没有这招式,有的话真希望他还健在,能传授给我啊。还有王晓利的快叉,非常急促,更具有欣赏性,让人看的眼花缭乱。王文平的大窝蜂也是惊心动魄(用手把钢叉撇出,让它自身旋转的同时还在高空中平行逆时针旋转,等落下来的时候用手遮拦一下从脖子上做个背剪,挺这都玄啊,人家也是牛啊,佩服)。
     (5)1999年以后
    后来在1999年我要去保定上学,村里的钢叉武会就停了,现在再了见不到那种热闹场面了,老家的人都说现在过年和平时一个样,一点都步热闹了。
     在保定上了一年高中后我就到河北师大念大学,念大学的时候就把一杆钢叉带到了石家庄,但是很少去练,所以招式也就越来越不熟练了,新招式也就无从进展了。 2004年5月我由班主任介绍到衡水安平县一家合资企业负责做金属丝网出口业务,也带了一杆钢叉过去,但是后来因为想到城市里来发展就把它留在了安平给了朋友。 2005年10月份我从安平来到石家庄,跟一个定州老板做丝网出口,住在公司,又从家里带来一杆叉,但是很少锻炼,只是朋友或者同事谈起来就给他们表演上一段,他们倒是很感兴趣,还教了他们一两招,后来在2008年3月份我到了一个石家庄的外贸公司做出口业务,不过只是在那个公司挂了个名号,在自己家里联系业务,周六日做做家教,教教孩子们英语,由于做了4年多的出口业务了,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所以就想办法每天早上拿出点时间来锻炼身体,这时候我就从安平 认识的一个老铁匠师傅那里打了两个叉头,从做木箱的师傅那里刨了两根杨木杆,从6、7月份开始每天锻炼,一般都是周一到周五早上7.30-8.30这段时间,周六日要做英语辅导就很少出去锻炼了。但是坚持的还可以,只要没有特殊事情我都去练上半个小时,绕着公园快走上半个小时。
     想想小时候爸爸妈妈怕我出去淘气,就让我每天放学回家后玩钢叉,就这样练了一年多点,这点功底竟然成了我的健身法保,真是一技之长,终身受益啊!所以我希望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学学,主要目的是让大家都有一个好身体,将来老了,或者小孩子长大了都是一个财富啊! 
    我有一个希望,希望我的招式能够扩展一下,然后教一些人学习钢叉,让他们把钢叉武术这个绝活能发扬光大,不至于失传。也希望有一天能把这个表演当一个节目登上电视,现在已经实现了这个愿望,而且还上了央视。不过没有更好的把这个即将失落的文化 让更多人和我一起分享,只是算一个节目表演。
     说完了小时候的钢叉武会的故事,说说钢叉本身吧,还有钢叉的招式,尤其是我会的招式: 
    钢叉是由一个钢叉头,两个钢叉环,和一个木杆构成,有时候还会有一些附属结构,如在木杆上刷上浆糊后缠上白布子,或者直接缠上白胶布(昂贵一点),还有一些红缨,上下各一缕。有的时候为了让钢叉漂亮,还会在叉头上喷上银粉,使其便的光亮,有金属光泽。
     钢叉的基本招术是: 串腕,钓鱼,背剪和后立背。 接下来就是撇叉立背,连立背,上叉立背,小撇叉,大撇差,小窝蜂,大窝蜂,前立背,腰串,怀中包月,纺线,单手串腕,以上都写都属于上叉招术,就是不用脚的招术,当然了,应该属于上身的运动比较多的招术。下叉招术就是前硬踢,前软踢,后软踢,前撇叉硬踢等。
     (8)2008年和2009年
     2008年12月10日石家庄电视台一套节目民生关注对我做了采访,并在12月12日做了二分钟的报道。2008年12月11日中国新闻网采访了我,并于13日刊登了视频,然后许多地方电视台分别报道过。 2009年1月9日参加录制了央视小崔说事-春节大联欢,表演的节目名为“耍钢叉”,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钢叉武术这种技艺。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